游戏润心,让成长有声 ——张家港市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幼儿园教研组展示活动
为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实践,促进课程实施成效提升与内涵发展,近日,张家港市2025年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幼儿园教研组展示活动在城北幼儿园分会场成功举办。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何锋博士、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樊人利以及全市幼儿园业务园长、教研主任、年级组长、骨干教师分场地参加了此次活动。
一、观研并行启思辨
城北幼儿园的四位执教老师通过多样化课例展示,将课程游戏化理念有机融入教学实践,呈现了鲜活灵动的游戏化教学场景,充分展现了寓教于乐的活动样态。
大班语言:瓦当有话说
执教:陈佳楠
大班艺术:屋檐守护神
执教:钱美恒
大班区域游戏:唐朝印象
执教:冯宇楠
大班区域游戏:北幼记忆
执教:徐一鸣
二、互动研析优策略
在点评环节,兼职研训员吴东浩园长基于现场活动开展专项指导。以沉浸式观察、对话式点评为主线,吴园长主要围绕“游戏材料与儿童经验的契合性”,通过传统文化、园所文化映射下的大班区域游戏实例,阐释低结构材料在激发幼儿创造性表达中的多元可能性,从而优化游戏体验,促进深度学习。
同时,吴园长还从游戏化课程的设计逻辑、实施效度及儿童发展支持等维度展开深度解析,既肯定了教师在游戏创设与动态调整中的创新尝试,又为教师构建“有温度、有生长”的游戏化课程提供了专业引领。
三、专家引领促精进
何锋博士做了以“如何充分挖掘案例研究的价值”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讲座以三大会场同步连方式展开,其内容既有顶层设计的理论穿透力,又具落地生根的实践生命力。
何博士以霜降节气为切入点,通过幼儿园"柿子探秘"系列活动的生动案例,深度剖析了节气课程资源的开发路径,展现了如何将自然观察、科学探究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为教师构建"生活即教育"的课程实践提供了鲜活范本。讲座通过解析幼儿寻秋、采柿、催熟、制饼的全过程,揭示了案例研究对提升教师资源转化能力和教学反思力的双重价值,为幼儿园节气课程实施及教师专业成长开辟了新视角。
教育的美好,始于每一次智慧的相遇;专业的精进,成于每一场思维的共振。未来,城北幼儿园的每一位教师都将带着这份知行合一的体悟深耕实践沃土,用生长的眼光捕捉教育契机,让游戏精神真正成为滋养童年的阳光雨露。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