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自己,按自己的节奏呼吸与思考 ——《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来自实践现场的倾听与对话》读书沙龙活动
读书是一次旅行,
漫步的是自己的心灵。
打开自己,让文字牵着思想远行。
沿途山川河流,有旖旎风景。
这是快乐的出发,
也是幸福的归宿。
今天,我们在金秋的午后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我们一起 汲取他人的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成就自我。
一、写作初心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我想,只有来自实践现场的教育智慧,才能如生命之树般长青。这本书是胡华园长疫情期间的创作,这是一份特殊时期用心完成的创造。2022年11月17日,因为新冠的原因,我们停园。这么长时间的休整,我们能做些什么? 胡华园长与教师们交谈他们写的观察记录、教育笔记,把它看做另外一种形式的教研。通过交谈发现老师们书写的观察与感受,都很有自己的特色。于是胡园长决定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引导教师们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
二、感同身受
来自于14位教师45篇教育笔记,其实这些教育笔记有的写的很流水,但很真实,很接地气,这本书分了四个篇章:第一部分生活--我们是生活的“享用者”;第二部分游戏--儿童是有能力的“学校者”;第三部分生活化课程--“对话”与共生;第四部分家园合作---我们是“同行者”,现在我们一起跟随王老师、陈老师、徐老师和张老师的脚步品读这本书。
三、情景再现
好的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时间,更需要与孩子们“共情”,这本书的法宝就在于每一个真实的、接地气的小案例、小故事,改变着我们教育背后隐藏着对生命的奖赏,治愈了我们的童年。下面有请有我们组的惠雨骄、丁丽丽老师编排的小案例,我们组将情景再现我们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小案例,让我们一起倾听、一起对话,一起思考。另外,因为都是来自于我们生活的案例,我们这次的问题准备全部现场回答,来自老师的真实体验,大家不要紧张,仔细倾听。相信你一定有答案!
情景1——区域游戏中的美工区
陈小凤:案例中的老师一是没有关注到画画孩子的兴趣点,认为孩子浪费纸张就不让她继续画画,甚至让她更换游戏区域;二是老师随意找两个小朋友去陪那个画画的孩子玩游戏,既没有考虑幼儿的意愿,同时也打断了这两个小朋友的游戏行为,干预了她们的游戏!
周晓:在刚才的小品中,婷婷小朋友重复画很多幅一样的画,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的,小班的孩子最喜欢做简单重复的事情,比如一本绘本,他会反复翻看、不厌其烦。那么这样简单重复的事情是不是没有价值的呢?其实不然,孩子在看似无意义的重复中,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巩固她的经验,加深她的认知,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有的学习节奏。作为教师阻止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正确的,是违背孩子发展规律的。那么小品中提到的纸张不够的方式,应该寻求另外一种解决方式。对于孩子简单重复绘画同样的作品时,我认为作为教师,也应该在美工区对孩子进行重点指导,以提升她的绘画技能。
情景2——区域游戏中的建构区
徐一鸣:1.适时适宜的介入:教师应把握适宜的介入时机,如幼儿刚开始偏离主题或发生争执时,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审视本阶段的游戏,回归主题。2.尊重幼儿主体性: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以支持性的态度和行为与幼儿互动,认同幼儿的一些看似怪异、天马行空的行为,不急于做判断,才能真正读懂幼儿,并寻找到更为合适的教育契机。3.提供情境与空间:为幼儿游戏创设适宜的空间与情境,让幼儿在安全、刺激的环境中自由游戏,同时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陈佳楠:依据班级主题确定建构的内容,并通过社会经验、日常生活、网络传媒等多种形式拓展幼儿建构内容,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中物体形象的知识经验。帮助幼儿掌握建构游戏的基本技能:建构游戏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技能,将观察到的事物再现出来。教师需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获得这些技能。重视作品展示,启发下次创新,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并拍照留存,作为建构活动的参考材料,也可以保护幼儿建构游戏的积极性。在引导幼儿进行参观评价时,可以鼓励幼儿看看什么地方可以进行改进的,有哪些可以用其他材料替换,布局还可以进行哪些调整。
情景3——晨间接待中的家园沟通
四、我们的哲学观
生活经验给我们幼儿教师专业的追寻方向,现在我们请蔡老师和陈老师一起来和我们分享一下,说说发生在她们身边的故事。
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老师们通过情景再现、倾听、对话和呼应,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对“幼儿教师的教育智慧”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老师们更会把这次读书沙龙活动作为原点,把读书和学习当做终生的必修课,向一本书走去,是教师应有的姿态,也是教师最美好的姿态!
最后,王园长为本次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当你只注意一个人的行为,你没有看见他;当你关注行为后面的意图,你开始看他。当你关心他意图后面的需要和感受,你看见他了。透过你的心看见另一颗心,这是一个生命看见另一个生命,也是生命与生命相遇了!当两个生命相遇的时候,爱就发生了。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