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计划】2022—2023学年 子课题:探索食育课程——“草原味道”对幼儿积极情绪体验的促进
子课题:探索食育课程——“草原味道”对幼儿积极情绪体验的促进
研究主题 | 研究班级 | 研究时间 | 研究目标 (重点根据课题制定) | 研究内容 (制定具体内容) |
知道草原的味道——牛 11月重点: 能了解草原上的牛的外形特征、内部特点、生长习性以及牛肉的营养。 12月重点: 重点研究草原上有哪些特色牛肉美食并联系到生活中的牛肉美食。 | 小四班 中四班 大四班 | 11、12月 | 小班: 1.感受生物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类的牛具有不同的外形特点 2.了解牛各部位的作用(如尾巴、耳朵等),初步了解牛的反刍现象。 3.了解牛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中班: 1.了解草原上的牛的种类。 2.重点研究牛的内部及牛肉的营养,每个部位能做出哪些美食。 3.增进幼儿对草原文化,特别是饮食方面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大班: 1.了解草原上的牛的生活习性。 2.重点研究牛喜欢吃的草有哪些,它身上有哪些宝。 3.增进对草原饮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为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感到高兴。
| 小班: 1.通过现场参观、图片视频对比等方式初步感知牛的种类的多样性,了解各种类的牛的外形特征各不相同。 2.通过亲子调查问卷知道牛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作用。 3.超市实地参观,收集牛肉制品举行“牛肉食品品尝大会” 4.焦点区:有趣的牛,收集牛副产品、图片布置展览会。
中班: 1.尝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知道的草原上牛的种类。 2.和教师一起完成“神奇的牛胃”的画板。 3.通过绘画、捏黏土的方式制作牛肉美食。 4.与家长查找资料,了解草原饮食文化,完成调查表并和同伴交流分享。 大班: 1.用绘画的方式描绘草原上牛群吃草的画面。 2.和教师一起完成“科尔沁大草原”的作品。 3.通过绘画、捏黏土的方式制作牛爱吃的草。 4.与家长查找资料,了解草原饮食文化,完成调查表并和同伴交流分享。
|
了解草原的味道——羊 1、2月重点: 能了解草原上的羊的特点以及羊肉的营养,研究草原上的特色羊肉美食与生活中羊肉美食的区别。 | 小四班 中四班 大四班 | 1、2月 | 小班: 1.感受生物的多样性,知道不同种类的羊具有不同的外形特点 2.了解羊各部位的作用(如羊毛),初步了解羊。 3.了解羊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中班: 1.了解草原上的羊的特点、草原特色羊肉美食。 2.重点研究羊的各个部位,各部分可以做出什么美食。 3.培养幼儿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大班: 1.了解草原上的羊的生活习性。 2.重点研究羊喜欢吃的草有哪些,它身上有哪些宝。 3.增进对草原饮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为了解不一样的生活感到高兴。
| 小班: 1通过现场参观、图片视频对比等方式初步感知羊的种类的多样性,了解各种类的羊的外形特征各不相同。 2.尝试使用拓印、拼贴等方法表现羊身体的外部特征。 3.美工区:“牛气冲天”系列活动,如:纸筒小牛玩具、小牛折纸、小牛线描画。 4.图书漂流:亲子共同收集关于牛的神话、童话故事绘本,举办牛的故事绘本展览。
中班: 1.尝试用棉花、瓶子、硬纸板等材料粘贴组合制作小羊。 2.通过《有个性的羊》等科学性绘本研究羊各个部分的作用。 3.通过绘画、捏黏土的方式制作羊肉美食。 4.和教师一起查阅资料了解草原特色羊肉美食,观看草原特色羊肉美食的制作过程。 大班: 1.尝试在生活中寻找草原上的羊存在的痕迹。 2.通过调查、分享、了解草原上的羊——呼伦贝尔羊。 3.通过绘画、捏黏土的方式制作小羊以及生活的地点。 4.通过交流、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与羊有关的美食,并表达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
喜爱草原的味道——奶 3月重点: 知道草原奶的不同种类, 喝不同奶对我们身体的好处。 4月重点: 了解草原上的特色奶制品美食,探究我们生活中可以用奶做出哪些美食。 | 小四班 中四班 大四班 | 3、4月 | 小班: 1.认识常见的奶制品:纯牛奶、酸奶、果奶 2.区分纯牛奶和牛奶饮品,了解他们的差异 3.知道奶能做成不同的食品,初步了解奶制品富含蛋白质。 4.喜欢喝牛奶。
中班: 1.知道草原上的奶的不同种类和营养。 2.了解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奶制品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奶制品。 3.养成喝牛奶的好习惯。 4.促进幼儿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大班: 1.知道草原上的奶的来源以及变化。 2.比较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奶制品以及我们生活中的奶制品之间有何区别。 3.喜欢吃各种关于奶制品的食物。 4.对多元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 小班: 1.通过实际体验观察、比较纯牛奶与酸奶的区别 2.通过实际操作感受牛奶的凝固现象。 3.奶制品展览会:收集奶制品,分享品尝奶制品。 4.香香奶茶:尝试调制咸奶茶、甜奶茶
中班: 1.和教师一起了解草原上有哪些奶,这些奶的营养,比如:牛奶、羊奶、马奶等等。 2.通过视频,线上参观奶场,了解奶的制作过程以及草原特色奶制品。 3.和家长去超市找一找奶制品,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找到的奶制品。 4.尝试用奶粉、酸奶、蔓越莓制作酸奶条。 大班: 1.和教师一起了解草原上有哪些奶,这些奶的营养以及食用对象。 2.通过调查、对比。分析了解草原上的奶与我们生活中的奶有什么区别。 3.通过收集奶制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喜欢吃的奶制品。 4.通过制作草原上的奶茶,了解草原上的不同风味。 |
探索草原的味道——面食 5月重点: 知道草原上有哪些特色面食,了解美食制作材料、制作过程。 6月重点: 活动的回顾与反馈。
| 小四班 中四班 大四班 | 5、6月 | 小班: 1.初步感受草原面食的多样性,知道代表性的特色面食。 2.认识小麦,知道小麦能制成面粉 3.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无味的基本特征。 4.喜欢吃面食
中班: 1.了解草原特色面食、饮食方法及文化。 2.重点了解草原特色面食的制作材料,简单了解草原特色面食的制作过程。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大班: 1.了解草原特色面食的来源以及变化。 2.了解草原特色面食的制作材料的播种、生长、收割、碾磨过程,了解草原特色面食的制作过程。 3.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 | 小班: 1.制作面团,知道面粉与水混合可以揉捏成团。 2.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研磨小麦 3.面粉制品展览会:收集面粉制品,分享品尝面粉制品。
中班: 1.尝试用多种材料、方式合作完成“草原面食我知道”的美术展板。 2.和老师一起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草原特色的制作材料和过程,比如酥油糌粑的制作材料是青稞,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后磨成的面粉。 3.和家长一起去有草原特色面食的店铺品尝,比如:蒙古奶酪饼、黄米梁高、馕。
大班: 1.尝试用多种材料、方式合作完成“草原面食变化史”的美工作品。 2.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了解草原特色的馕制作材料和过程。 3.和家长一起去有草原特色面食的店铺品尝,并将自己的感受用图画记录下来。 |
用户登录